新华社乌鲁木齐8月18日电(记者张晓龙)近来,来自我国科学院和我国气候部门的科研人员在新疆境内昆仑山脉海拔5200米的独尖山成功建立了多要素斗极传输主动站,该站
新华社乌鲁木齐8月18日电(记者张晓龙)近来,来自我国科学院和我国气候部门的科研人员在新疆境内昆仑山脉海拔5200米的独尖山成功建立了多要素斗极传输主动站,该站系中昆仑山脉海拔最高的气候站点,填补了青藏高原北坡中昆仑山脉高海拔区域在气候观测数据记录上的空白。科研人员正在建立气候站点。(受访目标供图)记者18日从我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讨所了解到,独尖山地处昆仑山巅,天然环境恶劣,气候复杂多变。科研人员克服了恶劣气候与高原反响,成功完结多要素斗极传输主动站的设备调试和数据回传。值得注意的是,新的气候站点选用一体化的国产气候勘探设备,在惯例气候要素的观测基础上,还添加了紫外线辐射与低温观测,将为研讨高海拔气候进程、气候改变以及昆仑山共同降水特征供给宝贵的气候材料。科研人员是在昆仑山归纳科学考察活动期间完结气候站点建立作业的。昆仑山归纳科学考察活动则是在第2次青藏高原归纳科学考察“气候改变与西风-季风协同效果”科学考察使命的框架下打开的,来自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及高校的近4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科考活动。科考队乘坐的车辆在山路上前行。(受访目标供图)据科研人员介绍,青藏高原北坡的昆仑山和塔克拉玛干沙漠区域是西风-季风协同效果和青藏高原气候水汽能量研讨的要害区。近年来,青藏高原区域出现显着“变暖变湿”的特征,新疆南部区域极点气候气候事情的产生频次也明显增多,追寻这些改变相关的水汽能量演化,提醒改变背面的或许机制及其形成的或许影响正更加急迫。